内分泌病科 -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健康科普

多学科联合技术“组合拳”开启治愈糖尿病足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2-26 10:11:36 本文来源:

        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里,糖尿病足因其高致残率、难治愈的特性,成为不少患者的 “心头大患”。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71岁的孟大爷便是其中一位深受其害的患者。

        孟大爷患糖尿病长达20年,长期与糖尿病相伴,身体早已不堪重负,3 个月前,他的右足毫无征兆地出现皮肤破溃,噩梦就此开始。在当地医院,孟大爷接受了抗感染、局部清创等常规治疗,可创面就像跟他“作对”一样,始终难以愈合。出院后,孟大爷在社区诊所和康养中心四处换药,每次换药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然而努力却没有换来理想的结果,创面不仅没有好转,下肢肿胀还反复出现,右足的疼痛更是如影随形,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让他连基本的行走都变得困难重重。

        在四处打听后,孟大爷的家属听闻河北以岭医院内分泌病科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便带着孟大爷来到该院就诊,入院后,医院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最终诊断为2型糖尿病足。

        入院时,孟大爷的右足内踝后侧缘有一处5cm×3cm的破溃创面,黑色分泌物不断渗出,散发着刺鼻的味道,每一次轻微的触碰都让孟大爷疼得直冒冷汗,除此之外,他还伴有口干、多饮的症状,右侧肢体因之前的大面积脑梗死活动不利,双下肢水肿明显,小便中可见泡沫尿等,状况令人揪心;再加上孟大爷还有 20 年的高血压病史,尽管通过口服降压药血压暂时稳定,但这些复杂的病情无疑给治疗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面对孟大爷复杂且棘手的病情,内分泌病科医疗团队迅速反应,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给予中药汤剂口服,门冬胰岛素泵稳定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凝集、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同时,内分泌病科采用了中医化腐清创技术,有效清除创面的腐肉和坏死组织,为创面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愈合。

        然而,孟大爷的病情比想象中还要顽固,在治疗过程中,创面反复进展,痂下感染严重,右足内踝创面破溃持续不愈,外踝部虽然结了痂,但痂下感染情况也不容乐观,完全清理创面后,愈合速度更是缓慢。面对这一困境,内分泌病科团队迅速调整治疗策略,组织血管外科、骨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为孟大爷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入讨论,最终制定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通过下肢 CTA 检查,医疗团队发现孟大爷下肢血管存在严重问题:右侧股动脉下段局部非钙化斑块,导致管腔重度狭窄,右侧腓动脉断续显影,右侧胫后动脉和足底动脉完全闭塞。这些血管病变就像一条条被堵塞的“交通要道”,使得下肢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创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自然难以愈合。为了打通这些“生命通道”,血管外科专家为孟大爷实施了右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术,将球囊放置在狭窄的血管部位,拓宽狭窄的血管,让血液重新顺畅地流动起来,这一手术就像是给下肢的血液循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创面的愈合带来了新的希望。

        血管问题解决后,待孟大爷情况稳定后,骨科专家又为孟大爷进行了右足伤口扩创术+ VSD负压引流术。扩创术彻底清除了创面残留的坏死组织,而VSD负压引流术则通过持续的负压吸引,及时排出创面的渗出物,保持创面的清洁,同时还能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在这一治疗过程中,孟大爷的创面逐渐开始好转,肉芽组织也慢慢长了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内分泌病科医疗团队又协调骨科专家为孟大爷进行了右足伤口扩创+游离植皮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下,孟大爷植皮部位的创面基本愈合,后跟肌腱位置也有新鲜的肉芽茁壮成长,看到自己的右脚逐渐恢复健康,孟大爷和家属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康复,孟大爷顺利出院。


        考虑到孟大爷的伤口还有部分未完全愈合,河北以岭医院内分泌病科在孟大爷出院回家后,还专门安排医生上门为孟大爷换药,清理创面等居家护理服务,确保受伤组织得到持续护理,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还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避免了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感染或病情反复。

        河北以岭医院内分泌病科一直致力于攻克糖尿病足等疑难病症,不断引进和创新治疗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已经成为我院治疗糖尿病足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通过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内分泌科持续为孟大爷进行前列地尔股动脉加压注射,进一步改善下肢的血液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孟大爷的病情终于有了明显的转机。

(摘自2025.2.16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