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消化)科 -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健康科普

常常闹肚子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医生:当心肠易激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4-07-02 09:58:44 本文来源:

   在生活中,有的朋友经常被腹泻所困扰,稍有饮食不慎,例如吃得过多、三餐不定或饮食高脂、油炸等食物就会“拉肚子”;或者是在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也会出现腹泻,但是经检查却并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很有可能是患了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往往在排便后腹痛可缓解;以及排便改变,即出现便秘或腹泻,有时也可交替出现。由于该病经肠镜等检查并不能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且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就好像肠道由于突然“激动”而失控,因此被称为“肠易激”。

   肠易激综合征属功能性病变 中医治疗有优势

   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被称为功能性疾病。像很多功能性疾病一样,肠易激综合征的具体致病原因目前并不明确;而且,该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反复发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目前西医只能对症治疗、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有效“根治”。但是在这方面中医则往往可以发挥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优势,获得治疗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思维、辨证论治,即面对某一疾病,既要关注患者的不适症状,又要分析引起症状表现的病机,并尽可能全面地把握与疾病病机有关的脏腑及其相互关系、患者体质及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既从宏观上全面把握疾病的发病、转归等,又能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进行调治,从而标本兼治,起到良好的治疗改善作用。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中医根据具体病机予以疏肝健脾、温中止泻等治法,在临床往往可以收获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创新中医诊疗体系 标本兼治止泻

   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刘增祥教授多年来始终致力于脾胃病的中医诊疗,他在中医整体思维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脾胃病特点,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独创了治疗脾胃病的“一疏、二调、三辨”的辨证思维体系及独特的诊疗方案,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其中,“一疏”是指基于肝木易影响脾土的中医认识,在治疗时侧重疏肝和胃;“二调”是指调理脾胃亦要根据辨证同时调理其他相关脏腑,尤其是心、肺、肾;“三辨”则是辨病种、辨病证、辨病势,即整体把握判断疾病的病机、病证即转归预后等,指导用药组方。

   依据“一疏、二调、三辨”的辨证思维,刘增祥教授逐渐认识到功能失调、情志不遂所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病除了影响脾胃,往往也与调节情志的肝脏有关,因此将疏肝理气和胃的治法运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中,并据此病机拟定了“柴术止泻方”用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收获了较好的疗效。

   针对该病引起的腹泻、腹痛或腹部不适、肠鸣、腹部畏寒、舌淡、脉细弦等症状,能够疏肝健脾、温中止泻。经河北以岭医院脾胃病科在临床的辨证应用实践证实,柴术止泻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够较好地缓解症状;并通过调节脾胃与肝等脏腑的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复发。

——摘自2024.5.20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