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岭医院运用微创技术突破胸椎禁区:7毫米切口解决治疗难题
在脊柱外科领域,胸椎管狭窄症一直被视为"手术雷区"。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脆弱的胸脊髓,传统开放手术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瘫痪后果。然而,河北以岭医院骨伤科二病区通过脊柱内镜微创技术,仅用7毫米小切口就成功解除了这一"紧箍咒",为胸椎疾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据悉,43岁的王女士在4个月前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彻底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起初,她只是感到双下肢轻微无力,走路时有些吃力。"可能是工作太累了吧",她这样安慰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她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甚至无法行走。
"那段时间,我连最基本的散步都成了奢望。"王女士回忆道,"最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在当地医院,医生给出了各种可能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炎,甚至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症状。她尝试了药物、理疗等多种保守治疗方法,但效果微乎其微,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原本开朗的她开始变得消沉,甚至对治疗失去了信心。
就在王女士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朋友向她推荐了河北以岭医院骨伤科二病区的高军茂主任。"当时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家人坚持要我再试一次。"王女士说。
河北以岭医院骨伤科二病区高军茂主任接诊后,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察觉到王女士的症状并非简单的腰椎问题。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考虑胸椎管狭窄症的可能性更大。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高主任安排王女士进行了CT、核磁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胸椎管狭窄症,且已经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
高军茂主任表示,胸椎管狭窄症是胸椎管横断面减小而产生的胸段脊髓压迫综合征,是脊柱外科现阶段棘手的问题,主要症状包括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及感觉障碍,间歇性跛行,排便排尿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胸腹或下肢束带感等。还有少数病例出现肋间神经痛、腰腿痛等症状,以及胸段脊髓受损的不同表现。其导致的胸脊髓损害等严重表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截瘫。
面对王女士的病情,高主任团队认为传统开放式手术虽然能解决问题,但创伤大、失血多、需要钉棒系统进行脊柱固定,因此恢复时间长,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考虑到王女士年纪尚轻,高主任及其团队迅速对王女士的病例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深入的病例讨论,经过反复权衡和论证,最终制定了"脊柱内镜下胸椎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的微创手术方案。
"这个手术只需要在背部做一个7毫米左右的小切口,通过椎间孔镜,我们可以精准地解除脊髓压迫,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与传统手术相比,这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高主任向王女士详细讲解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沟通,王女士和家属欣然接受了这个治疗方案。"高主任的解释让我对手术充满了信心,最重要的是,我终于看到了康复的希望。"王女士说。
一切准备就绪,高主任亲自主刀。在精密的脊柱内镜辅助下,手术团队通过微小的切口,精准地解除了压迫脊髓的骨化黄韧带。手术结束的那一刻,王女士立即感觉双腿轻松了不少,那种被下肢无力束缚的沉重感仿佛瞬间消失,麻木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二天便可下地活动,出院时,王女士已经能够自行走路,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高军茂主任表示,河北以岭医院骨伤科成功开展了大量全内镜下治疗手术,团队已经熟练掌握现行主流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极小的创伤、超高的安全性、优良的手术效果造福广大脊柱疾病患者。此次科室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先进的理念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功运用微创技术为王女士解除了病痛,这不仅体现了医院在脊柱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更为广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此,高军茂主任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胸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的可能。
——摘自2025.4.1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