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岭医院应用Szabo技术成功治疗复杂高难度分叉CTO病变
(河北新闻网)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分叉病变、钙化病变等均属于复杂难治性心血管病变,而且在临床上不少患者常常是多种复杂病变同时并存,治疗难度极大,患者生命严重受威胁。近日,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在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科主任、海归知名心血管病及介入心脏病学专家杨胜利教授的带领下,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应用Szabo技术精准定位植入支架,为一位前降支近端三分叉齐头慢性闭塞病变患者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有效改善反复胸痛等症状。作为国家卫健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河北以岭医院在微创精准介入技术上已达较高水平,并依托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为更多难治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冠脉慢性闭塞 长期胸痛不缓解
55岁的常先生长期患有冠心病,在年初时因急性心梗在某省级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主管医生根据其实际病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出院。常先生出院后仍旧胸闷、胸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为求进一步治疗,常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河北以岭医院住院诊治。该院医生结合病例资料,考虑常先生冠脉血管病变极为严重,并经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证实其两根主要血管已经完全闭塞,目前仅靠一根右冠状动脉为心脏跳动提供血液供应。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杨胜利教授充分考虑患者体质及家属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分次介入的治疗方案,在第一次治疗时首先开通了回旋支,予以支架置入。近日,常先生经一段时间休养后,病情相对稳定,遂再次来到河北以岭医院住院,准备将最后一根未开通的慢性闭塞血管——前降支进行介入开通治疗。
血管齐头闭塞 定位难度大
常先生的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属于齐头闭塞,是一种高危、复杂的血管病变。据介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指冠状动脉血管闭塞达3个月以上,血液完全无法通行,心脏供血严重受影响,且由于血管完全闭塞,血管走行很难明确判断,再加上病变血管随着闭塞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内斑块也更加坚硬,因此介入治疗难度大,开通率低、并发症高、手术耗时长,一直是介入医生最具挑战的技术难关。而齐头闭塞即血管的闭塞处恰好在血管的分岔处、处于某一分支血管的开口处,这种闭塞极具隐蔽性,很容易导致误判,而且也会严重影响介入操作,导丝导管等难以进入正确管腔,稍有不慎,即有把正常血管刺破或造成闭塞的风险,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患者将疾病救治的希望托付给我们,是出于对我们充分的认可和信任,也是对我们介入治疗技术的肯定,同时对医生来说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杨胜利教授带领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介入团队为常先生详细检查并分析病情,讨论制定恰当的介入治疗方案。
Szabo技术+IVUS指引 精准介入畅通血管
在杨胜利教授的带领指导下,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介入团队根据常先生的相关检查及具体病变情况,首先经过桡动脉在对角支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寻找疑似前降支闭塞位置。血管内超声是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进行探测,不仅可准确测量管腔及粥样斑块或纤维斑块的大小,还能提供粥样斑块的大体组织信息,能够精确测定血管腔、血管直径以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帮助确定支架的位置及扩张后与冠脉管壁贴壁是否良好,对于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血管内超声明确闭塞位置后,医生反复调整导丝方向,精准穿刺进入前降支闭塞段,随即进入远段血管真腔,交换导丝后对前降支再行血管内超声检查,验证导丝全程在前降支血管真腔后,运用Szabo技术,顺利在常先生的前降支血管精准植入两枚药物支架,成功达到完全血运重建,为患者避免了外科开胸搭桥手术。术后,常先生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好转,有效稳定病情,改善预后。
据介绍,Szabo技术是针对分叉病变中的口部病变发展出的支架介入方法,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根位于临近血管或主动脉窦内的导丝,先在体外穿过支架末端网眼,支架输送到位时,由于支架末端导丝的牵拉,支架就可以恰好精准定位于病变血管开口,从而实现支架的精准植入。对于发生在血管分叉及开口部位的狭窄、闭塞病变来说,应用Szabo技术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病变部位不易定位的难题,并最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血管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杨胜利教授及河北以岭医院介入团队一直致力于Szabo技术等精准介入的探索实践,十余年来熟练使用Szabo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口部病变上千例,对于复杂冠心病介入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4年,由河北以岭医院杨胜利、贾振华共同主编的《冠状动脉口部病变介入诊疗手册──Szabo技术》专著正式出版,对于临床心血管医师尤其介入医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