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详细

中医精准逆转肠化生,刘增祥教授:“一疏二调三辨”阻断胃癌前期病变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3:56 本文来源:

         “肠化生”即肠上皮化生,是一种病理学诊断,主要由慢性炎症损伤等因素长期影响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替代,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肠上皮化生属于胃癌前期病变,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常因此焦虑不已。河北以岭医院脾胃病科基于河北省名中医刘增祥教授独创的“一疏、二调、三辨”脾胃病辨证思维体系及诊疗方案,针对病机精准组方,修复胃黏膜,逆转肠上皮化生,有效预防癌前病变,从而降低或阻断胃癌发生,实现“未病先防”。

        胃炎出现“肠化生”需及时干预

        随着健康意识提高,许多人在定期体检时会通过胃肠镜检查消化道健康状况,这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疗有积极作用。然而,当体检报告提示“肠化生”等癌前病变时,患者难免紧张焦虑,甚至影响正常治疗。对此,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刘增祥教授提醒,肠上皮化生需重视但不应过度紧张,应在正确认知基础上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肠上皮化生常由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引发,多见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认为,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及时有效治疗,可能逐步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胃癌。因此,体检发现肠上皮化生提示癌前病变时,需及时干预治疗;但同时需明确,从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存在渐进过程,若能在病变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可中断进展、逆转病变,患者应理性看待。

        中医特色辨证阻断病变改善症状

        脾胃疾病易反复发作、根治难度大,目前中医辨证诊疗在慢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治疗中优势显著。刘增祥教授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疏、二调、三辨”脾胃病辨证体系,从调和肝脾、扶正祛邪切入病机治疗肠上皮化生,疗效显著。

        “一疏”指基于肝木易克脾土的中医理论,侧重疏肝和胃;“二调”指调理脾胃同时兼顾心、肺、肾等关联脏腑;“三辨”即辨病种、辨病证、辨病势,整体把握疾病病机、证候及转归,指导精准组方用药。

        刘增祥教授认为,肠上皮化生病机多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肝气郁结、邪阻中焦等,治疗需疏肝和胃、健脾益气,辅以扶正祛邪、软坚散结;并根据症状加用和胃、制酸、护胃黏膜药物。临床实践表明,该辨证体系不仅能缓解症状,且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可逆转肠上皮化生,降低胃癌风险,阻断疾病进展,实现“未病先防”。

        治养结合呵护脾胃健康

        脾胃疾病常因饮食不节、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或加重,而这些因素难以完全避免,故脾胃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进展为严重病变。刘增祥教授强调,需养成规律作息、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等健康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养护脾胃;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兼顾相关脏腑关系及个体差异,标本兼治、治养结合,全面调治脾胃健康。

——摘自2025.3.20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