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补络虚,安心防颤" 房颤药物治疗新突破!——河北以岭医院通补防颤颗粒获批新院内制剂
近日,河北以岭医院通补防颤颗粒正式获批医疗机构制剂(院内制剂),该制剂由黄芪、炒酸枣仁、山茱萸、延胡索等14味中药组成,功能通补络虚、熄风定悸,经临床试用证明,对于治疗证属宗气亏虚、虚气留滞、内风扰络的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房颤(心房颤动)即心脏异位起搏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持续发展可显著增加卒中、心梗、心力衰竭和痴呆、抑郁等并发症风险,增加致残率、致死率。目前针对房颤的治疗多采取射频消融等外科方法,可用的药物很少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而即使是在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或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因此,临床亟需积极有效的干预策略和药物。
针对这一治疗难题,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与诊疗特色,以中医脉络学说指导心血管重大疾病治疗,不断在临床中总结提高,实现中医理论创新、中药制剂创新,提出有效治法方药,促进药物研发转化,形成了该科在诊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依据络病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认为“宗气亏虚、络虚不荣”是房颤的发病之本;“虚气留滞、内风扰络”则是病机关键,由此而制定“通补络虚,熄风定悸”治法,组方通补防颤颗粒,"通补络虚,安心防颤" ,既补气升阳、养阴生精,又活血行气散瘀、清热祛风止痛,从而安神除烦,有效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悸、惊惕不安、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胸闷不舒、失眠多梦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实现疾病的远期控制管理。除阵发性房颤外,通补防颤颗粒对持续性房颤和射频消融术后预防房颤复发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补防颤颗粒在房颤药物治疗上所取得的突破,充分显示出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抗心律失常中药所具备的优势,而这也正是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长期以来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的成果之一。作为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坚持中西医协同发展,依托中医学术理论创新,推动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精品科室建设与发展,对于房颤、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以及冠心病、慢性心衰等心血管重大疾病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治疗优势,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又能针对病机治疗,较好地改善心功能,从而标本兼治;结合心血管介入等不断提高的现代化诊疗技术,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全面呵护患者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