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科 - 科室特色医疗

您的位置: 科室特色医疗

支架术后仍需坚持防治、长期管理 药物球囊可用于支架后再狭窄治疗

发布时间:2023-01-13 11:32:38 本文来源:

  胸闷胸痛 原来放支架的血管又堵了

  对于出现了血管狭窄、堵塞等病变的患者来说,通过植入支架帮助开通血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植入支架并不意味着患者就此便可“一劳永逸”,而应继续坚持必要的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血管的再度狭窄,导致病情复发、加重。近日,44岁的王女士就遭遇了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问题,在三年前她由于较为严重的双支病变,先后植入了两枚支架,植入支架后血管得以开通,不适症状随之缓解,王女士便认为病已经“完全好了”,便没有严格遵照医嘱好好吃药。

  王女士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病,不规范用药导致她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的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她生活方式也没有因疾病进行调整,完全不忌口,这使得她的病情又出现了反复,就在不久前,王女士再次出现了胸闷、胸痛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更是感觉憋闷难受,而且活动耐力也大大下降,她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做过支架的回旋支和前降支两条重要血管再度狭窄、闭塞,其中回旋支支架内100%闭塞,前降支狭窄95%,急需再次介入治疗。

 

  介入无植入 药物球囊“疏通”血管

  “支架后再狭窄的原因很多,有病变的因素,也有患者的个体差异的影响。”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二病区主任洪衡表示,像是血管的多支病变、严重病变、完全性闭塞、前降支病变等都会增加再狭窄的发生;而患者自身的体质、生活习惯等也会对血管再狭窄的发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放入支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吸烟、饮酒、饮食油腻或过咸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高再狭窄的几率,受各种因素影响,血管内的支架可出现内膜增生、斑块等,导致血管再次狭窄、闭塞。

  支架后再狭窄的血管开通,再使用支架不一定是最好或唯一选择,那么,除了支架,还有什么方法才能开通血管呢?对此,洪衡主任表示,采用药物球囊是治疗支架后再狭窄的另一种较为恰当的方法,药物球囊属于是“介入无植入”,不同于植入支架等金属物,而是使用涂药球囊介入血管,达到病变部位后进行扩张,使球囊上的药物持续作用于血管内壁,从而起到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从而降低再狭窄几率。药物球囊的药物释放时间一般为半分钟到一分钟,待药物释放完成起效后,球囊导管即可撤出体内,不会留下植入物。

  根据王女士的具体病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考虑回旋支支架内闭塞病变可能为慢性病变,洪衡主任首先选用偏硬的导丝通过回旋支支架内闭塞病变,到达远端,微导管造影证实导丝在血管真腔内,并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充分扩张),然后再通过导丝将两枚药物球囊扩张导管送入,药物球囊在病变部位扩张了一分钟左右,血管恢复到三年前开通状态,血流通畅,洪主任又顺利在患者前将支植入一枚支架,术后,王女士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目前恢复良好。

 

  支架术后仍需注意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

  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坚持长期的规范治疗,以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洪衡主任提醒,尽管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增多,但是不管是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支架也好,搭桥也好,大都是针对具体某一处的血管狭窄、堵塞所做出的“补救”措施,若不针对引起心血管病变的根本原因进行持续的治疗改善,那么病情仍旧会再次“卷土重来”。

  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要坚持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即使是已经做过搭桥手术或支架介入的冠心病患者也仍要注意冠心病二级预防,即规范用药、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定期复查。尤其是药物的应用,对于支架术后的患者来说,有改变血液粘稠度、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支架术后内膜增生、血管重构的情况,所以千万不要忽视遵医嘱用药。

  另外,洪衡主任也提醒,做好必要的生活保健对于预防病情加重或复发,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充分休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等,全方位呵护自己的健康。